撰寫論文的核心目的不只是展示事實和觀點。論文可傳遞給讀者 ——使你的研究得到充分的交流并幫助讀者理解自己正面臨的問題。本文將向你介紹并說明組織論文的各種方法,使讀者在讀完論文后,能夠領會其中的最重要信息 ,即你想傳達的信息。
良好論文結構的原則
撰寫論文時必須牢記的關鍵點是:讀者對論文不只是簡單的閱讀,而是解讀。由于不同讀者的期望或從論文結構中獲得的信息不同,可能會從你的論文中獲得不同的解讀。由此我們可得出良好寫作方法所應依據的原則:
1、撰寫論文應以讀者為中心
作為一名優秀的作者,在撰寫論文時應將讀者放在首位。一篇結構清晰的論文可幫助你流暢地表達思想并告訴讀者論文各部分所提供的信息。
2、撰寫論文面向不同的讀者群
優秀的作者可清楚地了解不同的讀者群對論文的期望并按照讀者的期望和背景組織論文結構。即使是缺乏專業知識的普通讀者也應該能夠充分理解你的研究工作和目的。
3、清晰地定義關鍵術語
尤其是不常用或預計讀者會陌生的術語。如果只有本領域的專業人員才能讀懂你的論文,那么你的論文將不會被大量讀者所閱讀。將讀者引導到你的研究問題或理論上來。不要想當然的認為讀者了解研究主題的所有方面。
論文結構:基本要素
大多數研究論文的結構都采用相似的沙漏形。論文開頭采用廣泛性陳述,然后逐漸集中到研究主題,最后為概括性結論。本部分將介紹論文的基本組成并概述各部分的基本功能和內容。
01、引言(研究對象和目的)
利用本部分為研究和問題設置背景。某些讀者可能不會很快理解你研究的意義,因此,應使用通俗的語言和清晰的條理將讀者引導到主要問題/研究目的上來。
指南:
闡述研究的基本原理;
闡述本研究如何為本領域做出重要貢獻或增進知識;
清晰地描述研究問題;
闡述研究所依據的論文框架;
提供研究嘗試探討和解決的問題背景,應引用其它研究支持你的論據;
概述相關主題的知識現狀,根據需要引用相應的研究;
不要回顧所有相關主題的已發表研究。
02、研究方法(你做過的工作)
本部分是研究的主干。完美研究的主要標準是其必須具有可復制性。也就是說,其他研究者按照你論文中詳細介紹的方法可重新獲得相同的結果。
指南:
提供關于所有方法、技術和儀器的完整詳細的信息;
采用試驗裝置的圖片或示意圖;
介紹問卷、調查或其它數據采集方法;
提供或引用可支持分析方法和手段有效性及可靠性的研究;
介紹實驗室條件或環境;
介紹分析方法及選擇這些方法的理由;
不能為了避免對方法的冗長描述而省略重要的詳細信息。
03、研究結果(你的發現成果)
本部分應提供研究數據和結果的所有詳細信息。應首先突出最主要的研究成果,然后再過渡到次要成果。應該使讀者在閱讀本部分時可很快地了解你的研究結果。
指南:
充分利用圖表直觀清晰地展現你的研究結果;
提供實際數據,而不只是概括性說明;
在文中闡述主要研究成果;
在文中突出非常規或令人吃驚的研究結果;
對研究結果進行解釋,而不是簡單地介紹統計數據(例如:“據發現,X會隨著Y的增加而呈現明顯增加[后面為統計數據]”,而不是僅僅注明“X與Y具有.73”的正相關關系);
如果你已在圖表中對研究結果進行了闡釋,就無需再用文字進行詳細說明了。
04、討論(研究成果的意義)
良好的討論部分可將特定結果延伸到更一般性的結論,這些結論與引言中介紹的一般背景相配合,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篇論文的影響。因此,應牢記討論部分與引言部分的“相互呼應”。
指南:
開頭闡述你的假定是否得到支持;
闡釋研究結果:研究結果的意義是什么?
將研究結果與以前的研究結果聯系起來,例如:你的研究結果是否支持或違背以前的研究結果;
闡述你的研究如何增進原有的知識;
必須介紹研究結果的所有其它可能存在的解釋;
介紹研究的局限性;
不能只是簡單地復述研究結果;
不能推導出無數據支持的結論。
05、結論(你的研究收獲)
在讀者閱讀本部分時,應該已經了解了你的工作及研究結果。讀者應該能夠了解你得出結論的過程和理由。
指南:
介紹你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
確保結論與研究問題和描述的研究問題直接相關;
詳細介紹研究的更一般性意義;
闡述研究的未來具體前景,以增進從研究中獲得知識或回答研究未解決的問題;
不得夸大研究或“以偏概全”,亦即將研究成果擴展到研究實際不支持的建議或結論;
不能簡單地總結研究成果。
來源:職教師訓